浙江中非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English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中非资讯
  • 中心动态
  • 经济文化博览
  • 政策法规
  • 会员中心

经济文化博览

中非经贸特色
图看中非
非洲各国概况
非洲国家旅游与文化风俗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文化博览 > 非洲国家旅游与文化风俗
非洲国家旅游与文化风俗

记录传说与历史的博茨瓦纳岩石艺术

      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流传这么一个传说:独腿巨人马齐恩从洞里爬出到地面,后面跟随着他的族人、牲畜和野生动物,于是诞生了茨瓦纳人——博茨瓦纳的主体民族。
 
      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以北约40公里处,传说中的洞以及博茨瓦纳人祖先的脚印仍然清晰可见,其中最大的一个脚印被认为就是马齐恩留下的。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有博茨瓦纳人相信来自神明的庇佑,到此地求雨。直到现在,还有博茨瓦纳人专程到这个积水的洞里取水祈福。
 
      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洞可能是天然生成,也可能是火山形成。岩石上那些类似人类和动物的脚印实际上是人为雕刻的,这类岩石艺术多见于南部非洲内陆高原。基本上可确认的是,创作这些岩刻的是现代布须曼人的祖先,时间大约为距今2000年前。有些脚印可能是后来刻的,原先的脚印也可能被重刻过。
 
      现在,博茨瓦纳人“诞生”的洞和洞附近的岩刻已成为博茨瓦纳的一处国家纪念地被保护了起来。
 
      而在哈博罗内西北约80公里的一个农村,有一处有岩刻的岩石深藏在农田和草木中,被村民称为“科蓬”。这里也像马齐恩洞一样,被认为是博茨瓦纳人诞生之地。也有人称,科蓬岩石是南部非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布须曼人的诞生之地。
 
      岩石附近还有一个“科蓬池”,村民说,这是他们世代取水的地方。
 
      亚历克·坎贝尔,先后担任博茨瓦纳野生动植物和国家公园局,以及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局主任。据他介绍,科蓬岩石于1919年首次被发现并加以记录,但受人类和动物活动影响,那里的岩刻已遭到巨大程度的磨损。
 
      现在,从科蓬岩石的岩刻还可以看到狮子、角马等动物的脚印。村民说,每年都有西方人,还有周边非洲国家的人来参观科蓬岩石。
 
      除了岩刻之外,博茨瓦纳多地的岩画也一样历史久远,人和牲畜等图形充满了原始和神秘色彩。
 
      博茨瓦纳最有名的岩画要数措迪洛山岩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措迪洛山被誉为“沙漠卢浮宫”,是世界上岩石艺术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在卡拉哈里沙漠仅10平方公里的地方就保存了4500多幅岩画。这个地区的考古发现按年代顺序记载了至少10万年间的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
 
      博茨瓦纳北部有个卡拉卡马提村保留了两处布须曼人的岩画。一处紧挨着村社,绘有男女人像和羚羊等动物。另一处是在村里传说中不会干涸的马腾加井旁,在环境最恶劣的时候也能为人类和动物提供水源。现在,还有人不顾路途遥远专到这口井来取水。
 
      哈博罗内以西约50公里处的马尼亚那村,也有布须曼人的红色岩画,画有人类、羚羊和长颈鹿等。
 
      当地向导说,岩画与宗教仪式有关,布须曼人绘制这些动物,是希望保佑这些动物常有,他们也能常猎到。
 
      博茨瓦纳考古专家菲利普·塞加迪卡说,全国大约有300处这样的岩石艺术。虽然博茨瓦纳岩石艺术常常被人与布须曼人联系起来,但岩石艺术并非布须曼人独有,其他部族也有。
 
      他同时也指出,现代布须曼人并不了解这些岩画图形所隐含的信息。(完)
 
(直接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04-21 10:43:58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非洲最古老石器或为更新纪灵长类动物造  下一条:赴毛里求斯旅游 非洲毛里求斯旅游
文件下载|组织机构|在线留言|在线反馈|友情链接|会员中心

www.zcaec.com 版权所有 2008-2018

浙ICP备13003403号-1

Powered by MetInfo 5.2.10 ©2008-2023  www.metinfo.cn